新闻中心

电竞成功跻身亚运会五大正式项目,5亿用户见证“圈外”新篇章



亚运会电竞项目首亮相,用户突破5亿,电竞“出圈”背后有何深意?

电子竞技,简称“电竞”,不仅是一种以电子游戏设施为特征的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。近期,电竞在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上崭露头角。我国电竞代表队在七个小项中夺得4金1铜,为国争光,再次引发朋友圈的电竞热潮。如今,电竞逐渐被更多人理解与认同,成为网络数字技术助力美好生活的典范。

从“小众游戏”到“大众休闲”:电竞“出圈”的背后

提到电竞,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青少年喜爱的“电子游戏”或“网络游戏”。但近年来,电竞已从“破圈”到“出圈”,据《2025亚洲电竞报告》显示,近七成中国网民认可电竞的体育化发展。目前,我国电竞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。作为杭州亚运会的热门项目,电竞不仅门票昂贵,还需抽签购票,可谓是“一票难求”。

电竞得以“出圈”,得益于其数字化特征与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契合。VR、AR、LBS等数字技术的革新,使得电竞在画面、音效、观赛氛围等方面得到实质性飞跃。电竞游戏精美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,营造出一种现实无法触及的高端享受。电竞赛事的高手对决、开闭幕仪式和文艺表演,也具有极高的娱乐价值。面对生活节奏加速、时间碎片化等问题,电竞可随时随地“开战”和观赛。此外,电竞只需电脑、手机等设备和网络,上手难度低,参与途径多样,因而获得更广泛的公众关注。

在现实生活中,玩电竞游戏、观电竞赛事已成为许多民众的新选择。但也要注意,在电竞热潮中,培养正确的休闲观与消费观变得尤为重要。合理安排时间,避免沉迷电竞;秉持简约适度的消费观念,警惕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行为;警惕利用电竞进行的网络电信诈骗。

从“玩物丧志”到“新兴职业”:电竞成为新的职业选择

曾几何时,打游戏被视为“玩物丧志”。但近十年来,电子竞技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迅速,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增加,电竞逐渐从“爱好”转变为“职业”。目前,我国电竞职业体系已逐渐完备,包括电竞赛事职业选手、解说、教练、运营、数据分析师等台前幕后职业。
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告显示,“电子竞技员”和“电子竞技运营师”已成为官方认定的“正经职业”。教育部公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(专科)专业目录》中,也包含了“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”这个新专业。电竞行业人才缺口大,成为就业的热门选择。

然而,电竞产业的蓬勃发展虽为青少年职业规划提供新选项,但社会与家庭应帮助青少年正确认知与理性选择,避免错误幻想侵蚀人生信念。电竞职业选手需要拥有超凡天赋、常年努力训练和承担多重压力;电竞专业并非“教你打游戏”,而是集游戏、体育、艺术设计、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兴专业。

从“赛博空间”到“现实世界”:电竞成为新的文化载体

电竞精神

如今,电竞正从“赛博空间”走向现实,成为上海、北京、杭州、成都等城市文化的载体与组成部分。电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,不仅可以传播电竞文化,还能宣传主流文化。“电竞精神”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,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、公平公正、诚实守信、团结协作、拼搏敬业等价值。

破圈

需要注意的是,电竞起初仅是赛博空间的趣缘群体狂欢,要警惕低俗文化。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使人忽视自律,因此,电竞虽“热”,也要进行“冷”思考,使其拥有健康、文明、积极向上的呈现方式。

(作者单位: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
需要注意的